元月16日上午10:30分,黔西南州离退休干部州政协原主席王敬祥一行34人参观普安县楼下红军长征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感受红军精神。
在红军纪念馆门前解说员给予老干部一行细心地解说,并引导参观红军物品展览。参观结束后,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普安县楼下红军长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普安到楼下镇泥堡村,2014年6月由普安县投资30余万元,对原址进行了维修,新建红色文化长廊1个,收集文物50多件。于当年12月30日建成开馆,同时被命名为黔西南州干部教育实践基地、普安县党史教育基地、普安县红军长征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
据悉, 1935年4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长征途经普安县楼下镇,开展做百姓思想工作、刷写革命标语、救济穷苦群众、严明纪律四项革命活动,在开仓放粮、惩恶济贫、施药救人中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缔结了深厚的革命友情;红三军团广泛地宣传党的基本政治主张,表明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起到了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当地留下了浓浓的红色文化。1935年4月22日,在普安停留2天1夜后,红三军团兵分2路,分别从楼下镇的铁索桥、对头岩渡河到达盘县保田堡汇合后向云南进发。
普安县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建筑系当地回族群众桂宝国、桂宝康的先祖辈桂根山于1883年修建,称为“四合天井六合门”的四合院。当年,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在此住宿并设立指挥部。
1981年,红三军团当年在楼下镇所刷写的标语遗址被普安县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